《说文解字》有载:“枕,卧所荐首者。”我国古代的枕最早由天然石料制作而成,后来逐渐扩大到木、玉、铜、竹、瓷等材质,而陶瓷枕是古代时期最为流行的一种寝具,易于保存,留存最大。河北省出土的一件瓷枕上有诗文曰:“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可见,陶瓷枕是古人夏日纳凉用具,“清凉沁肤、爽身安神”。除此用途之外,有些较小的陶瓷枕还可作诊脉之用。
我国的陶瓷枕最早出现在隋代,流行于唐代,宋辽金元时期发展繁荣,明清之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陶瓷器制造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峰,陶瓷枕也广泛出现并被人们所使用,这一时期的陶瓷枕形制丰富,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椭圆形、腰圆形、银锭形、豆形、云头形、鸡心形、花瓣形等,也有雕塑成婴孩、侍女等人物形,卧狮、卧虎等瑞兽形。枕面装饰题材和图案来源广泛,大多是普通人的日常现实生活,装饰简洁明快,生动写实,用笔凝练,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写实画面,枕面纹饰有花卉纹、动物纹、婴戏人物纹和大量的诗词、吉语等文字纹。两宋时期枕面上的纹饰直观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