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敏是清代中期甘肃的著名书法家,他在各书体创作中最有成就的当属隶书,时称『朱八分』。其隶书方圆厚重,提按互用,巧于结体,且在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朱克敏隶书创作的阶段性特征是由于他取法的变化、书学理念的改变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他在隶书上所取得的成就,对陇右书法风貌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他在甘肃书法史上的地位。
朱克敏(一七九二—一八七三),字时轩,号风林山樵、游华山人、重游青海太华山人等,甘肃皋兰县人。生于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卒于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终年八十一岁,自称『五朝老人』。一生屡试不中,仕途坎坷不顺,后以教书为业,闲暇之余钻研书画,在陇右地区颇负盛名。在清中期碑学书法理念的倡导下,其隶书直取秦、汉。他在隶书上的创作与钻研,契合了隶书在清代的发展。朱克敏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很多,除在兰州地区及其曾经教过书的三秦地区作品传世较多外,其他的地方也有其作品流传,并倍受世人瞩目。故宫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就收藏有他很多作品,其作亦受一些京城官员青睐。
节选自《气象雄伟 深厚雅健——清书家朱克敏隶书创作探析》,作者:赵望来
——《荣宝斋》202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