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中国传统新年——春节。春节又称大年,一般指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在民间,从腊月的腊祭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这个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才算落幕。
春节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节日,尤其在清代,元旦(古代正月初一,即春节)、万寿、冬至被称为宫中三大节,在这些节日里,庆祝活动必不可少且规矩繁多。本文通过介绍清代宫闱的过年习俗,使读者了解春节习俗自古至今的变化及年俗的意义。
正月初五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节点,宋代苏轼有“泛泛东风被破五”句。明谢肇《五杂俎》谓“闽中俗不除粪土,至初五日,辇至野地,取石而返,云‘得宝’”。这些风俗逐渐演变,形成了全国性的民俗“破五”“送穷”“迎财神”。